“你涉嫌违法犯罪,现在要求你配合调查!”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的来电,合肥市包河区居民崔女士被吓得不轻,准备将56万元存款转入对方的指定账户,进行“资金审查”。1月5日,记者从合肥警方了解到,崔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好在芜湖路派出所民警及时上门劝阻,避免了财产损失。
事情从去年年底说起。崔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地公安局的“警察”。对方表示,崔女士名下有张电话卡,发送了1.2万多条诈骗信息,还有张银行卡帮助转移赃款,涉案金额高达360多万元。听到自己成了诈骗嫌疑人,崔女士一下子就慌了神。
之后,对方称需要对崔女士进行调查后才能判定。就这样,对方将崔女士以及老伴拉进了一个群聊,并要求崔女士每日早晚都要在群里报备自己的状态。
“他们给我发了‘逮捕证’之类的照片,我害怕啊。”心理防线被诈骗分子击垮后,崔女士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见时机成熟,诈骗分子要求崔女士,将自己的定期存款56万余元转为活期,并转到一个指定账户,进行所谓的“资金审查”。
这一情况被好友得知后,崔女士被拽到了芜湖路派出所。正在值班的辅警凌军见到匆忙赶来的两位老人,赶紧上前询问。崔女士愁眉苦脸地表示,自己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了,有“警察”正在调查她。
刚听到这,凌军立马警觉了起来。经过进一步沟通,凌军得知崔女士的老伴也被诈骗分子拉进了群聊,而且人还在家里,随时都在等待诈骗分子的新“指令”。
凌军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值班民警,并带着两位老人往家里赶。“对方让我们重新买个手机,不要跟其他人透露这事。”到家后,崔女士从家里拿出了和诈骗分子联系用的专用手机。经过劝阻,崔女士意识到被骗。
合肥警方提醒,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直接办案。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勇 通讯员 合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