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铜陵市郊区的陈瑶湖畔,一座以红色精神为底蕴的小镇正焕发着平安新气象。
陈瑶湖镇是一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色土地。辖区内的鲁生烈士墓、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等,无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近年来,陈瑶湖派出所党支部立足这一独特优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四亮四守”党建品牌为抓手,将红色基因融入基层警务工作,将红色教育作为育警铸魂的“第一课堂”,派出所不仅守牢了“公安姓党”的政治方向,更在服务群众、基层治理和队伍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亮党徽党旗 守牢公安姓党“总开关”
“每次站在烈士墓前,我都会想起入党时的誓言。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派出所民警刘雨感慨道。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派出所创新推出“主题党日+”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愈发凸显。
“公安姓党”是永远不变的根与魂。走进派出所会议室,“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等标识格外醒目。所长戴世念介绍:“我们要求党员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把党徽党旗的引领作用贯穿到每一次出警、每一起案件中。”近年来,派出所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各2次,涌现出多名市级“优秀共产党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
亮党的初心 守好为民解忧“暖心桥”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这是陈瑶湖派出所全体民警的共识。从解决“黑户”难题到推行便民服务,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24年初,一名精神恍惚的女子走进派出所,自称“家在陈瑶湖”,却无法提供任何身份信息。民警通过模糊线索,与浙江长兴警方联动,排查千余人次,最终确认其为辖区村民王某失散27年的妻子。“看到她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刻,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参与此案的副所长陶清青回忆道。
户籍窗口的便民举措同样温暖人心。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派出所推出上门办证服务;面对历史遗留难题,民警主动对接村委会,翻查档案、多方求证。2024年3月,一位老人因年龄变更问题情绪激动,民警耐心安抚并连续两日查找原始资料,最终顺利为其办理业务。“民警比亲人还贴心!”老人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亮党的活动 守稳基层治理“压舱石”
基层稳则天下安。陈瑶湖派出所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四色”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类,通过源头联治、多元联调,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2025年春节,辖区两户村民因家庭矛盾爆发激烈冲突,现场数十人聚集,推搡叫骂声不断。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分头安抚情绪、倾听诉求,结合法律与乡情提出解决方案。经过6小时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民警既讲法理又讲人情,我们心服口服!”当事人感慨道。
亮党的纪律 守住廉洁自律“高压线”
打铁还需自身硬。陈瑶湖派出所坚持“从严治警就是最大从优待警”的理念,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筑牢队伍廉洁防线。
每周的纪律学习会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必学内容;每季度的廉政党课上,支部书记带头剖析违纪案例。“纪律是高压线,更是护身符。”教导员孟学峰表示。近三年来,派出所实现队伍“零违纪、零差错”,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
从红色教育到为民服务,从基层治理到纪律建设,陈瑶湖派出所的实践生动证明: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
“我们将继续以‘四亮四守’品牌为引领,让红色基因赋能公安工作,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小镇贡献力量!”所长戴世念的话语铿锵有力。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铁军正以初心守护平安,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为民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