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司法局积极响应法治社会建设号召,将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作为提升基层法治水平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为确保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具备广泛代表性与扎实素养,2021年以来,亳州市司法局根据《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积极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方案,严格选拔程序,细化选拔流程,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村民自荐或村“两委”推荐的形式,从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驻村辅警、“五老”人员、乡村致富能手等法治意识较强、实践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组建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6名骨干乡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标,为法治宣传与基层治理筑牢人才根基。
为提升乡村“法律明白人”法律素养与业务能力,亳州市司法局制定个性化、多层次培训方案,采取自主学习、集中培训、针对指导、观摩交流等形式,持续加大对乡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育力度。一方面,邀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村(居)法律顾问等法律专家,围绕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法律问题,开展集中授课与案例分析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搭建“云课堂”,定期推送法律法规解读视频、法律实务案例等学习资料,方便“法律明白人”随时学习。
乡村“法律明白人”经常活跃在基层法治宣传一线,成为群众身边的“普法轻骑兵”。他们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立法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治讲座等方式,向群众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农忙时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解农业生产相关法律政策;在社区文化广场,他们组织法治文艺演出,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品、相声等节目中,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法治熏陶。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村“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和事佬”“调解员”作用。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纠纷,乡村“法律明白人”第一时间介入,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公平公正地进行调解。2024年,谯城区牛集镇宋庄村的群众因土地权属问题发生争执,一方为已嫁到外村的村民,向本村的哥哥索要父母的土地承包权,双方情绪激动。当地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陈哲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安抚两边情绪,并了解到女方在外嫁后已迁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外村已拥有土地承包权。于是向其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经过耐心答疑释惑后,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亳州市司法局不断夯实“法律明白人”培育基础、加强管理机制、推动实践应用,在基础建设上构建“选、育、管”一体化机制,在管理层面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法律明白人”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在基层构建起一张紧密的法治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15881名“法律明白人”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3.2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3%,成功打造出一支“家门口的法治工作队”。这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决策参谋员”三重职能,全面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层治理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