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昭关镇东兴村村委会,镇农业站站长蒋维林正与村民围坐一堂,耐心调解土地延包矛盾纠纷:“咱们既要保障外嫁女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土地承包的整体公平。”
今年以来,昭关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矛盾调解、网格服务、入户走访等务实举措,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显温度。在土地延包工作推进过程中,镇村干部既当政策“宣讲员”,又做矛盾“调解员”。针对部分群众对政策的疑虑,工作人员逐户走访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用“法理+情理”化解纠纷。“镇村干部把咱们的事当自家事办,我心里特别踏实。”村民司家珍在问题解决后感慨。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一面面群众送来的锦旗见证着干群关系的持续升温。在昭关新村的网格爱心屋里,量血压、缝补衣物、理发的志愿服务让村民们备感温暖。昭关镇创新打造“暖心十益”志愿服务品牌,6个精品网格服务站覆盖全域,网格员化身“移动办事员”,将矛盾调解、隐患排查、民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能在家门口守护乡亲健康,特别有意义。”已连续参加义诊服务十余次的村医王启林说道。
“家里医保报销顺利吗?”“今年务工收入怎么样?”这样的对话已成为工作日常。通过“镇领导包村、机关干部联组、村组干部到户”的三级走访机制,干部们带着问题清单上门,建立民情台账,推动解决住房改造、大病救助等民生实事。“在群众家中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这样的工作方式让干群关系更紧密。”昭关镇党委组织委员王星星说。
从土地延包的政策落地到网格服务的温情脉脉,从主动上门的民情收集到精准施策的难题破解,昭关镇正以“零距离”服务织密基层治理网络。随着“入村议事”“一线问诊”等机制深化,一幅“小事不出村、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新图景愈发清晰。
(通讯员 宛亚玲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