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反诈宣防“织密网” 重拳出击“斩链条”

2025-04-18  来源:亳州晚报

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前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为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加强精准预警劝阻、坚持大数据科技赋能等多种防范措施,积极构建系统严密的防范体系,持续增强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筑牢反诈“防火墙”,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平安反诈宣传铺”正式“营业”

“沉浸式课堂”入脑入心

“积分兑换链接都是骗人的,咱可千万不能点开。”“闲置银行卡不会‘生钱’,大家可得提高警惕。”近日,在亳芜家园小区广场上,第三社区管理中心张良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化身“反诈宣传员”,向广大居民宣传反电诈知识。

这场由社区打造的“沉浸式反诈课堂”创意十足。彩色宣传单页印的防骗顺口溜朗朗上口,现场发放的环保手提袋也暗藏玄机——上面印刷着反电诈“十个凡是”。社区工作人员举着大喇叭,指着展板上触目惊心的涉案金额说:“上周某小区的张阿姨差点被骗局卷走8万元,幸亏民警及时拦截!”

在宣讲过程中,社区志愿者还向居民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告知其用途,现场指导居民完成下载注册和使用。志愿者们还携带《反诈宣传册》来到商铺,挨家挨户宣传防骗知识,积极呼吁商户摒弃侥幸心理,不随意泄露银行账户等信息,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现在新型电信诈骗真是防不胜防,通过社区人员的宣传讲解,我明白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社区居民刘奶奶说道。

“反诈宣传不是一阵风,我们要让安全防范意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张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飞表示,未来社区还将继续深化联动机制,推动反电诈进学校、进市场、进企业等,实现全民反诈的裂变传播,全力守护居民群众的“钱袋子”。

“我们严格落实警情通报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将反诈预警信息推送至社区,由社区干部迅速开展实地宣传。”第三社区管理中心综治办工作人员陆梦雅告诉记者,为增强宣传效果,第三社区管理中心印制了反诈宣传彩页、悬挂警示条幅,多措并举降低辖区电诈发案率。

陆梦雅说,在常态化宣传方面,管理中心成立“反诈小组”,以两人为一组,在人流密集处或下班高峰期开展针对性宣传,居民反响较好。同时,还定期召开辖区物业工作会议,对反电诈工作再“紧绳”,每月选定一个小区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并对发生过电诈警情的小区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居民识骗防骗能力。

“快速止付”跑出加速度

“小伙子,网上有些乱七八糟的链接不要点,特别是有的说能大尺度聊天的。”“大妈,身边的人让你去听课,领鸡蛋、领米、领油的,很可能是骗子。”近日,在市政公园,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创新打造的“平安反诈宣传铺”正式“营业”。这间集知识科普、情景模拟、互动打卡于一体的“特殊商铺”,以沉浸式宣传模式揭开电信诈骗层层面具,开张首日便吸引百余市民“赶集”学习。

走进挂着“不听不信不转账”招牌的红色“宣传铺”,市民可通过“诈骗剧本杀”身临其境体验骗局全流程。在“ETC 失效”专区,扫码虚假链接的群众手机立即弹出“账户被盗刷”警示;更有民警化身“反诈主播”,用真实接警录音还原冒充客服、虚假征信等典型话术。家住市政公园附近的张女士在体验骗局后感慨:“原来骗子会故意制造嘈杂背景音掩盖破绽,这种现场教学比听讲座震撼多了!”

这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反诈创新实践,正推动全民反诈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免疫”转型升级,为守护群众“钱袋子”再添新防线。

宣防行动的背后,是警方对电诈犯罪的持续高压打击。

在孙某某被诈骗案侦办中,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启动涉诈资金快速止付机制,成功为被害人全额挽回被诈骗损失数万元。在侦办过程中,分局民警着力研究诈骗分子新型洗钱手段,先后奔赴广东、湖北、海南多地开展工作,同步学习国内各地同类犯罪手法先进经验,打掉了以湖北使用商户收款二维码套现洗钱的团伙。截至目前,共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为受害人追赃挽损数万元,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某公园周边多辆汽车后视镜被贴上“涉黄”小卡片。警方迅速调取公共视频锁定两名昼伏夜出的嫌疑人,并于当晚在某酒店内将其抓获,当场查获打印机、纸卷等作案工具。经查,嫌疑人通过兼职群接受“上线”指令,利用低俗内容吸引扫码,实则为刷单诈骗引流。为逃避侦查,二人夜间行动时以录像为证向团伙“打卡”结算工资。目前案件正在深挖扩线,全力追查幕后黑手。

警民携手共建“无诈”环境,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高新警方通过“宣防+打击”双轨并行,既揭露新型骗局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又斩断犯罪链条形成震慑,展现了高新警方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坚定决心。

警情下降背后的“治理密码”

从树荫下的讲解到云端上的预警,从量身定制的防护到科技加持的阻截,亳州高新区各地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防诈基因植入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这种既有传统温度又具现代效能的宣传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

据了解,今年以来,面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发案情况和规律特点,主动攻坚反诈工作现存难点、堵点,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反诈新格局,全面掀起全民反诈新高潮。截至目前,成功打掉1个诈骗窝点,抓获涉诈人员32人,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66名,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6.9%,抓获数同比上升5.7%。

高新区反诈机制办持续完善打击治理格局,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统筹协调并专题调度推进工作,印发专项通报,对涉诈问题突出单位进行约谈,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在破案攻坚方面,通过强化深挖溯源,依托“6·11”机制、“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累计核查涉诈线索30条,刑事和治安打处7人,追赃挽损110余万元。

宣传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组织各类反诈宣传活动40余次,创新打造反诈主题公园、农贸市场和主题小区等特色宣传载体,开展专题宣讲20余场次,推动1.6万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安全屏障构建方面,建立秒级响应机制实现分钟级止付,成功挽回群众损失73万元,高效处置预警指令600余条,落地查找潜在受害人66人次。通过强化“资金链”治理,深入开展可疑账户交易监测及涉诈大额取现管控工作,当前,高新区断卡线索核查率稳居全市首位。

未来,亳州高新区将继续坚持重拳出击,整合警力资源开展专案攻坚,实施全链条打击提升实战效能。深化源头治理,压实属地责任推进涉诈人员劝返,联合基层力量动态摸排重点人员。构建精准宣防体系,最大程度地让群众了解新型诈骗套路,切实提高群众反诈意识。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