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法院:聚焦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04-23  来源:安徽法治报

“法官,我公司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冻结被申请人某建筑公司名下银行存款220余万元。”2025年1月,某科技公司诉至六安市舒城县人民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

接到申请后,法院立即开展财产保全评估审查,发现某建筑公司账户资金急需用于发放农民工工资,此时正值年关,冻结该账户对公司正常经营和保障农民工工资影响很大。于是,承办法官主动联系申请人释明影响,提出以其他同等价值不动产予以替代保全,获得了申请人的认可。

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为尽可能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六安中院专门制定《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企业时,分析、评估各司法环节中拟采取的司法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有效防范和处置。涉企案件的承办法官和合议庭为评估责任主体,对涉企案件实行立审执全链条评估,庭长、分管院领导承担监督责任,负责督促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做好评估工作。

评估期间,承办法官通过询问、走访等方式,全面调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和司法需求,填写《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表》,认真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措施。

“法官,我们厂还有二十几个员工指望着我们吃饭,这银行账户说冻就冻了,我们正常的生产经营都保证不了,哪还有能力偿还欠款啊……”接到法院的电话,安徽某包装公司股东张某情绪十分激动。因股权转让纠纷,李某、王某将张某及其公司起诉到金寨县法院,并申请了财产保全。

面对企业的困境,承办法官立即联系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到公司实地走访,了解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且无其他不良记录。于是,邀请银行工作人员实地察看企业情况,为企业争取信贷融资支持,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同步解除了对企业账户的保全措施。

全市两级法院均在立案窗口设有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开通“法企互动”平台,建立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办理解决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坚决防止因案件办理“拖瘦”“拖垮”企业。2024年,全市法院共开展经济影响评估的涉企案件1041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财产金额14.82亿元。

同时,全市法院还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和监督检查,切实把涉企经济影响评估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在全市范围内成立6家助企援法工作站,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向企业宣传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提高企业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万克菊 王清)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