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浙江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邀请,要在浙江省“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就“法律明白人”课题进行交流。
我压力巨大。浙江是出治理经验的地方,浙江诸暨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余村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我岂不是“班门弄斧”?
我期盼强烈。自2021年以来,我在不断探索“法律明白人”如何履职。我在本省之内也进行过多次交流,普遍反映还可以,但出省交流却是第一次,我能否得到认可?
我怀着忐忑心情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浙江省,于5月23日晚在衢州市开化县委党校开启了我的交流时刻。
我的交流安排在培训班的最后一堂课,且在晚上,参训学员们明显有些疲倦。安徽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伍维祥处长在授课时“高调”介绍了我,学员们“为之一振”,也为我接下来的交流铺垫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我通过自己工作中的详实案例从个人对“法律明白人”的理解、实践和感悟三个方面来诠释“法律明白人”的情怀与担当,用淳朴的“霍普话”(霍邱县普通话)完成了交流任务。在一次次热烈掌声中,我感到不虚此行,受到了极大鼓舞。
交流结束后,很多学员要求加我微信,他们都说:“你的课很精彩,很接地气、很实用,给你点赞!”并表示我们以后要多加强沟通和交流。恰逢六安市“沉浸式跟学”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也安排在浙江省开化县,带队的是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人才培训与咨询中心徐海峰主任。我交流的当天,徐海峰主任也在开化县委党校,得知我的到来,专门安排时间与我面对面交流,对我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并且说浙江的专家在谈起基层治理工作时,每次都会提到我的“快、敢、稳、细”工作法。
我虽说是受邀来交流工作的,但我没有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我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班,从学员们交流发言中也学到了很多浙江的理念和经验,为我今后履行好“法律明白人”职责拓宽了更广阔的思路。
我从此次交流中深刻认识到,全国各地尽管在经济发展上有地区差异,但在基层治理上所面临的形势是相似的、所肩负的责任是相同的,各地探索的治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可互为借鉴。我们“法律明白人”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大胆交流,让自己的成果经得起考验,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于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沉、解决基层社会问题、缓解基层社会矛盾冲突,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形成“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的和谐社会。
我们“法律明白人”是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把“法律明白人”的责任当作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把它融入我们基层工作的日常,抓在经常,教育引导身边的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我是一名“法律明白人”,在司法行政部门的培养下,我收获了很多荣誉,入选2024年度全国法治人物。荣誉的取得更加激励我担当作为,如何发挥“传、帮、带”作用,如何培养更多的“法律明白人”,如何让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越来越强,如何让农村长治久安,我肩上的担子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