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疾驰的警车开辟生命通道,到街头巷尾的温情劝导;从对违法犯罪的重拳出击,到窗口服务的暖心便民……今年以来,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始终将法治理念深植于心、外化于行。一个个鲜活的"警察故事",犹如点点星火,在千年药都的大地上汇聚成平安和谐的璀璨星河,描绘出一幅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现代警务新图景。
“跟着警车走!”
生命通道上的“黄金八分钟”
“警察同志,请帮帮我们!车上有断指伤者!”6月8日13时许,谯城分局交警一大队花戏楼中队接到紧急指令:一辆载有断指伤员的私家车急需引导就医。民警火速驾驶警车接应,刺耳的警笛撕裂午后的沉闷,“跟着警车走!”通过喊话器,一句坚定有力的指令穿透车流,成为慌乱家属的定心丸。
“前方车辆请避让!”一条由警灯引领、爱心铺就的“生命通道”在喧嚣都市中迅速铺开。平日至少15分钟的车程,在闪烁的警灯和此起彼伏的避让喇叭声中,被压缩到8分钟,为伤员断指再植抢回了至关重要的黄金时间。这惊心动魄的8分钟,是谯城公安将“人民至上”镌刻于行动的速度与温度,也是城市文明最滚烫的注脚。
“大姐,安全是自己的”
街头巷尾的法治“微雕师”
清晨七点半,光明路与汤王大道交叉口。早高峰的车流如同奔涌的河,一辆电动车试图“抢”出几秒空隙,头盔还挂在车把上,被路口执勤民警一个标准的止行手势拦下。“大姐,安全是自己的!”民警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随后递上的不是冰冷的罚单,而是一份色彩醒目、内容贴心的“安全出行小贴士”。女士脸一红,麻利地扣好头盔搭扣:“谢谢警察提醒,下次一定注意!”
这温情一幕,正是谯城公安柔性执法日常的生动切片。
谯城分局交警部门聚焦交通秩序这一“城市表情”,匠心雕琢安全与文明的线条。贯穿全年的“一盔一带”守护行动,创新推行“首违警告+学法免罚”组合拳;针对酒驾醉驾、超载超速等顽疾,则精准布控,雷霆出击,露头就打。在每一个喧嚣的路口,在每一次耐心的劝导中,民警细细打磨出“礼让斑马线”成风、“文明交通”入心的安全风景线,成为城市流动的文明勋章。
“真没想到钱能追回来!”
24小时闪烁的平安底色
高考安保的紧张气息尚未散尽,6月9日晚,全区公安机关警力已无缝切换至“夏季行动”第二次集中清查整治战场。无论昼夜,闪烁的警灯始终是谯城街巷最安心的底色。谯城分局织密“点线面”立体巡防网,“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成为常态。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等突出犯罪,坚持露头就打、打深打透。
“太感谢了!真没想到这钱还能追回来!”6月11日,花戏楼派出所内,张大爷颤抖着双手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万元现金,崭新的钞票似乎还带着点钞机的温度。几日前,民警昼夜攻坚将盗窃嫌疑人查某抓获,争分夺秒同步追赃,为张大爷挽回了养老钱。
平安,不仅在于雷霆出击,更在于春风化雨。全区276名村(社区)辅警走街串户,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化早化小”,让“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图景成为文明家园最坚实的基石。
指尖轻点“学法免罚”
小窗口折射的服务革命
“手机点一点,学习几分钟,违章处理好了,还省了罚款!真方便!”在谯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市民李先生(化名)在民警李丽的指导下,通过“交管12123”APP轻松完成了一次轻微交通违法的“学法免罚”处理。指尖轻点间,“补课”与处罚的免除,便捷体验让他连连点赞。
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高效的办结,服务窗口成为传递城市文明的温情港湾。预约办、延时服务、绿色通道……谯城分局各窗口单位以“小窗口”展现“大文明”,“最多跑一次”的承诺掷地有声。暖心的服务也收获无声的回馈——曾有市民办完业务后,悄悄在柜台留下一袋当地特产瓜子和一张写着“辛苦了”的小纸条。
全区户政窗口强化“预约办”,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花戏楼派出所率先试点“365天无休”服务。班子成员化身“办事群众”,“沉浸式”体验流程,专治“堵点”“痛点”。当“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的智慧触角延伸,与遍布关键区域的警务自助终端形成合力,“指尖上的文明”正悄然提升着城市的服务新高度。
“平安合伙人”
义警红袖章托起“稳稳的幸福”
“咱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自称有‘内部渠道’‘提前查分’‘发放助学金’的,一律别信!”2025年中高考期间,亳州一中考点外,一群佩戴着醒目“谯城义警”红袖章的志愿者格外活跃。他们利用家长等候的间隙,见缝插针地普及着最新反诈知识。家长们或凝神倾听,或扫码关注反诈公众号,焦虑的等待化作了安全知识的“充电”时刻。
这一幕正是谯城分局创新拓展“1+X+N”(1名民警牵头,X名辅警支撑,N名义警力量广泛参与)社区警务模式的生动写照。这支活跃的义警力量,深入社区、商场、广场,“袖章戴起、脚步走起、宣传喊起”,开展地毯式安全防范宣传,他们积极参与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和紧急帮扶,共同托起辖区群众心中那份“稳稳的幸福”,成为大街小巷流动的“平安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