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蒙城县人民法院双涧法庭锚定巡回审判的“审判机关中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功能定位,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诠释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家门口的法庭” 便捷定分止争
“到了派出所才知道我这是民事纠纷,要来法院起诉……”“我一直以为法庭是一个清闲的地方,来后才发现你们如此忙碌,案件数量那么多,和我想象的差别很大……”双涧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后,当事人王某这样说道。
邸建是双涧法庭庭长,他意识到,法庭审判工作不能在法庭内部“闭门造车”,更需要走出去,将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环境。
在一起火灾案件中,当事人老张说:“我从来没打过官司,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维权,但是你们上次在村里开庭,成功帮老乔要到了他的工资,还给我们进行了普法,现在我们也都知道怎么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了。”
当庭宣判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
在巡回审判实践中,双涧法庭探索确立了“公开审理、优先调解、当庭宣判”的办案模式,公开、透明地将案件审理的每一个过程展现在群众面前,群众“零距离”旁听庭审,“沉浸式”感受司法公正,让公平正义变得可感、可触。
“在老百姓眼里,法官开庭开了半天,最后也没个结果,也没看出个所以然,甚至有人怀疑存在暗箱操作。”针对这种情况,邸建在认真审理基础上,更多采用当庭宣判,促使法槌落下即实现一锤定音,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当庭宣判带给群众的公平正义肉眼可见,给当事人和群众带来的现实感受、冲击更为直接,大家自然而然对法律充满敬畏。”邸建介绍,2024年以来的35次巡回审判中,除了个别案情特别复杂等特殊情况外,均为当庭宣判。旁听群众再也不是庭审辩论一结束起身就走,而是好奇、耐心地等待着案件结果的揭晓,透过这一个个案件的审理和宣判,一堂堂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课”达到了入心、入脑的效果。
个案“小切口” 融入治理“大文章”
“个案办理,如何向基层治理延伸?”在做好日常办案同时,双涧法庭也在探索一条纠纷源头化解的创新之道。
2025年以来,双涧法庭紧密结合审判工作,针对巡回审判个案中发现的深层次问题,如土地承包、五保户供养等,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切实发挥了人民法庭司法审判工作在促进完善社会治理中的应有作用。
每一次举办巡回审判活动,除了村民外,双涧法庭还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村干部等旁听庭审,在庭审结束后,针对巡回审判案件涉及的法律要点进行判后答疑,并通过发放法治小册子、宣传单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让基层干部群众熟知更多的法律知识。
“参与这些庭审后,我的法律知识更丰富了,调处这一类的纠纷也更加得心应手。”在一次庭审结束后,立仓镇综治办主任说道。
蒙城县人民法院双涧法庭将继续总结巡回审判取得的经验成效,坚持通过巡回审判释放法治温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绘就司法为民的时代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