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啊聂警官,您又在这里宣传反电诈啦!”
“是的是的。趁早上人多,多给大家提个醒。来,这个反电诈材料您看看!”
6月24日一大早,在芜湖市镜湖区的“公安街”,居民亲切招呼的“聂警官”叫聂国强,是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也是“公安街”的一名“片儿警”。
芜湖“公安街”位于镜湖区繁华地段,长不足400米、宽不过5米的小街烟火气十足。
“听老一辈人说,120多年前这里就叫‘公安街’了,历史悠久着呢。名字虽然好听好记,但以前治安环境不太理想,矛盾纠纷也多。这些年好多了,我在这里经营可放心了。”说起“公安街”的由来和变化,经营户刘大爷如数家珍。
的确,近年来,老街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安街”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平安街、幸福街、满意街”。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的暖心守护与创新实践的结果。
“我负责公安街社区工作已经5年多了,对这里的商户和居民都挺有感情的。群众也很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聂国强说。
走进“公安街”,这里除了一个菜市场,周边是小吃摊、大排档等各具特色的商铺,吸引了不少食客。商户们从早上5点经营到次日凌晨,生意红火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商户之间的矛盾纠纷和因噪音导致的扰民问题。
今年2月的一天,滨江派出所接到报警:江老板和李老板“打起来”了。案件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处理。原来,两家餐饮店紧挨着。江老板责怪李老板店门口的污水影响其出入,而李老板认为“这是自己门口的事儿”。两人为此闹得很僵,民警通过调解平息了两人怒火。
作为社区民警,聂国庆没有就此了事,他知道两人“积怨”已有10多年了。为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聂国强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做两人的工作:“都说和气生财,大家都想做好生意,就要‘礼让三分’对吧……”两位老板也熟悉聂国强,听他这么一说,相视一笑,握手言和。
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街道,美食与欢乐同行。“公安街”伴随夜市热闹的是附近居民的苦不堪言。
“晚上楼下大排档特别吵,喝酒划拳的声音一晚上都没有停过。”住在“公安街”的居民刘女士说。
为彻底解决这一扰民问题,滨江派出所创新推出“警民联调+”模式,社区民警、调解员联合社区、市场监督、城管等部门组建调解团队,建议商家夜间尽量在室内经营,室外不超过22点。由此一来,附近居民们反映噪音问题下降了80%。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公安就做什么。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实现警民和谐共赢,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使命。”滨江派出所教导员何婧说。
今年6月9日,一个造型别致、清新亮眼的“公安街反诈宣传园”在这里亮相。电信诈骗案例墙、防范指南让很多市民到公安街购物、游玩的同时在此打卡,滨江派出所民警辅警也常来进行防范宣传。
“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反电诈知识,也能欣赏一道别样的风景。”6月19日,市民李女士在公安街“反电诈宣传园地”接受民警聂国强宣传时,开心地为他点赞。
“这里的商家和居民都是冲着‘公安街’来的。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作为公安机关,就要担负起守护的职责,让这里的商户、顾客和周围居民真正感受和谐、文明和满意。”滨江派出所所长徐俊杰说。
反诈在行动——公安街的民警和商户都是反诈宣传员,电信诈骗发案率连续两年为零;
流动户籍室——2024年以来,民警主动上门为商户代办证件、送证上门80余起;
巡逻执勤岗——每天,民警联合保安员、治安积极分子巡逻,守护着商户和居民的安全……
一个个警民故事,在“公安街”演绎着暖暖的警民之情。
百姓的口碑就是平安幸福的“新名片”。从治理到服务,从执法到暖心,让“老旧街”向“幸福街”暖心蜕变。滨江派出所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积极性,真抓实干,真情服务,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张红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