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屯溪区把“法治门诊”开进园区

2025-06-27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金珊 记者 袁中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针对黄山九龙低碳经济园区内企业的法治需求,去年10月,屯溪区委政法委牵头,在园区设立了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风险防控等于一体的“政法护航中心”。

为保障中心的运行,专门制定了建设方案,并从多部门选派了6名涉企法律专家。

中心运行后,园区内企业的投资信心显著增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磁吸效应”日益凸显。

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把脉企业需求

中心打破传统法律服务模式,以“企业吹哨、法律专家报到”为理念,创新推行“定时接诊+上门问诊”双轨机制。

2024年2月,在竞标的关键阶段,黄山某制造有限公司被对方质疑是否为“被执行人”身份。中心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紧急接诊”程序,协调屯溪区法院查阅档案,当日便出具证明,帮助企业化险为夷。同年7月,该企业发现其商标被侵权后,中心与公证处联动,连夜取证,为后续维权赢得先机。

针对中小微企业法律意识薄弱问题,中心充分发挥法律专家团队“智囊团”作用,每季度开展“法治体检”,邀请法律专家为企业负责人讲授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实务课程。

“过去签合同全靠‘感觉’,现在学会了用法律条款保护自己。”某餐饮企业负责人坦言,这种“急事快办、难事专办”的服务模式,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法治温度”。

截至今年6月,中心已累计收办园区企业涉法问题12个,真正实现“企业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法律专家赋能,高效化解涉法难题

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劳资纠纷等复杂涉企案件,中心实施“一案一策”精准处置。

2024年12月,园区某有机茶企业因劳资纠纷向中心求助。该企业一员工因年满60岁,劳动合同已到期,无法再继续履行用工合同。企业督促其前来办理解聘手续,该员工却要求企业为其在社保系统上更改离职原因,进而违规申领失业金。该名员工向法院提起诉讼后,中心迅速启动“专家会诊”机制,指导企业固定证据,最终法院驳回原告无理诉求。

此外,中心还协调司法所、劳动仲裁部门建立“调解+仲裁+诉讼”一站式平台,成功化解某企业因薪资调整引发的劳资纠纷,仅用10天就促成双方和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针对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等高频风险,中心推出“法治体检套餐”,帮助企业堵漏补缺,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某企业根据专家建议修订合同模板后,合同纠纷率从年均12起下降至3起。

深耕政法护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中,中心还以法治之力激活发展动能,推动营商环境“软实力”向发展“硬支撑”转化。

采取“月度问诊”形式,问需于企。因工伤赔偿及合同解聘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园区某科技公司向中心求助后,中心邀请法律专家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

另一方面,通过“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完善制度、规避风险。某公司因认缴出资额过高向中心求助,通过律师为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成功减少注册资本。

“‘政法护航中心’让我们敢投资、敢创新,在这里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公司负责人表示。

“政法护航中心”凝聚法学法律专家力量,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发展,用创新实践诠释了新时代“法治赋能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通过构建全链条法治服务体系,中心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推动了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