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审执”一体化减诉累提质效

2025-07-07  来源:安徽法治报

上午手机立案,下午审核通过;法官提前介入调解,执行条款当场嵌入;判决生效,财产已经冻结,实现“指尖立案、线上线下调解、联动执行”无缝衔接。今年以来,怀远县人民法院打造的“立审执”一体化全流程司法服务,通过一体化改革,诉讼流程如“网购”般透明可查,减轻了群众诉累,让公平正义提速增效,司法为民跑出“加速度”。

前端减负,立案服务便民高效。走进怀远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智能导诉机、自助立案终端等信息化设备,让当事人只需轻点屏幕即可完成立案申请。该院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电子送达等便民举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该院网上立案率达71.3%,平均立案审核时间缩短了2个工作日。 

“从提交材料到审核通过,全程不到1小时,太方便了。”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代理律师孙某对法院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此外,该院设立专职导诉员,为不熟悉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指导,并推行诉讼风险告知、诉前调解引导等机制,有效减少“盲目诉讼”现象。

中端提速,审判环节协同发力。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怀远法院推行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或简易程序快速审理;对疑难复杂案件,则由专业法官团队精审细判,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今年以来,该院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6.9%。

“以往一个案子从立案到判决可能要几个月,现在很多案件不到一个月就能结案。”该院包集法庭庭长吴刚介绍,通过强化庭前会议、证据交换等程序,有效减少开庭次数,提高庭审效率。同时,加强类案检索和裁判尺度统一,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提升司法公信力。

末端增效,执行攻坚保障权益。执行难是司法实践的“最后一米”难题。怀远法院深化“立审执”协调联动,在立案阶段即提示当事人财产保全的重要性,审判阶段注重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执行阶段则依托“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第一时间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今年以来,该院执结首执案件1422件,执行到位金额8444.15万元。

机制创新,一体化运行见实效。“立审执”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怀远法院成立由院长牵头的“立审执”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衔接问题。同时,建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无缝对接。

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怀远法院通过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迫使“老赖”主动履行义务。今年以来,共有186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债务,执行威慑效果显著。

“过去,审判法官可能不太关注执行可行性,现在从立案开始,执行法官就会提前介入,提供专业意见。”怀远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杨升表示,“立审执”一体化机制既减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的负担,也提高了法院内部的工作效率。(通讯员 刘流 杜祥)

责任编辑:王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