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杜集区:警察信箱里的温情守护

2025-07-14  来源:中安在线

在淮北市杜集区北山中学走廊尽头的蓝色信箱上,“我想对你说”五个字格外显眼。这是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矿山集派出所社区民警王雪芹特意设置的心语信箱。每周五下午,她都会准时打开信箱,指尖拂过孩子们歪歪扭扭的字迹,有对父母争吵的恐惧,有被同学误解的委屈,还有青春期难以启齿的迷茫……这些藏在信笺里的心事,她从不敢怠慢:课堂上,她用法治课和心理辅导解开困惑;下课后,她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说起“悄悄话”。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困境少年的“成长档案”,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心理症结都被详细标注,那些工整的字迹时刻提醒着她“成长无小事”。

“王警官,我每天都害怕天亮,不想去学校,可我不知道还能和谁说……”这封信来自北山中学初三学生小林。原来,小林父母经营烧烤摊到深夜,长期的疏忽让他成了校园欺凌的对象。为了躲避同学嘲讽,他开始谎称生病逃课,在公园长椅上度过一个个漫长的白天。

连续两周,王雪芹每天通过信箱与小林“对话”,有时是分享自己学生时代的糗事,有时是推荐励志小故事。同时,她联合学校成立反欺凌小组,约谈涉事学生,在班级开展“友谊守护者”主题班会。她主动找到小林的父母,把小林的情况讲给他们听,劝说小林的父母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不要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如今,小林不仅重返校园,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课余时间还去父母的烧烤摊帮忙,一家人“我知你的辛苦,你知我的不易”,其乐融融。

“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王雪芹深知,单靠一己之力难以覆盖所有困境少年。她联合社区、学校组建“护苗服务队”,构建起“民警+社工+教师”的三位一体帮扶机制。据统计,护苗服务队已累计帮扶单亲家庭、孤儿、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154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重燃希望的家庭。

王雪芹结对帮扶的少年小军,自幼跟奶奶一起生活,上初中后结交社会朋友,经常参与打架斗殴,不听家长教育,出现厌学情绪。了解到小军的基本情况,王雪芹与家长促膝长谈,商量帮扶对策。约定每周入户家访了解学习情况,每天通过微信交流,及时发送法律知识,解决心理困惑。通过近3个月的帮扶,小军奶奶感激地说:“小军在家会主动干家务活儿,不再与社会朋友往来,在学校也认真听讲,改变真的很大。”在小军中考前夕,王雪芹贴心地为他准备中考文具,鼓励他相信自己。中考后,小军主动选择了烹饪职高。“等我学成手艺,要给王阿姨做道拿手菜。”少年眼里的光,是对这份守护最好的回应。

“每挽救一个孩子,就是缝合一个家庭的裂痕,更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当暮色中的校园响起放学铃声,那个蓝色信箱在夕阳下泛着微光。或许此刻,又有孩子将一封带着温度的信塞了进去——信里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满载着成长的阵痛与期盼。而王雪芹知道,她要做的,就是用警察的担当与母亲的细腻,将这些心事一一拆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昂首前行。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