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制定的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正式启用,亳州市两级法院同步启动推广应用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部门协同,让规范诉讼文书适用走近群众身边。
此前,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联合亳州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以“让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为目标,坚持“积极引导、尊重选择”原则,通过专题培训、制作操作指南等提升工作人员应用能力,为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推广首日,全市法院推出立体化服务举措:诉讼服务中心等场所张贴二维码,当事人扫码即可“掌上查阅、一键下载”电子版示范文本;设置纸质文本取用区并配备智能填写辅助系统,引导逐项填写避免遗漏;导诉台提供“一对一”指导,自助打印设备实现“现场填写、当场打印”一站式服务。当日立案案件中,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等多领域均成功应用新示范文本。
“原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十几分钟就做好了规范的申请书。”在谯城区执行局办理业务的陈律师,借助示范文本快速完成申请材料。法院工作人员也反馈,要素式文书焦点明确,便于快速审查立案,甚至助力调解提速——当日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当事人使用示范文本后,立案当天即推送调解,已达成和解意向。
亳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的协作,定期评估应用效果,优化服务举措,让司法便民举措惠及更多群众,推动诉讼服务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