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节节高” 干劲“蹭蹭涨”

池州市检察院“三促三融”推动素质能力再提升

2025-08-29  来源:池州日报

“对疑难案件的定性有不同判断和理解,与侦查机关有不同的认识,该怎么办?集训营里案件实务研讨让我更深刻理解为什么要用‘三个善于’来指导办案——只有缜密分析案件事实和情节,准确把握法律关系,正确适用法律,才能凝聚疑难复杂案件办理的‘最大公约数’。”8月21日,池州市贵池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檀亚媛在参加池州市检察院举办的公诉人集训营时说,这是她今年第二次参加公诉人集训营了,她坦言,“很累,但特别锻炼人,期待再来。”

集训营点亮了素能提升的火苗,而这只是池州市检察院持续推动“素质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一个侧影。“当先锋、修内功、求极致”的火种,早已在检察干警心中播撒。

深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促党建业务融得深

理论学习枯不枯燥?怎样才能更好指导检察实践?

年初的党员春训,除了邀请专家授课外,市检察院机关党委还特别安排了两级院党员干警实践教学。

当党员干警们第一次走进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现场教学点,看到村子前后对比图,直观感受该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等举措,实现了产业振兴、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等变化时,不禁感叹:“党建引擎对乡村振兴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我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办好控告申诉案件,以‘温暖控申’结合‘六尺巷工作法’,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副主任查莉莉说,“我们部门每月开展1次‘理论实践大家谈’交流办案心得,互相启发。”

“在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时,我会认真对照‘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违规’,避免‘一刀切’式追诉。”贵池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检察官朱智光说。

“作为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同志,我要将‘两山’理论牢记在心,推动相关部门建立‘生态修复基金’‘增殖放流’等机制,以‘蓝保石’生态检察品牌守护池州秀美山水。”石台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卢美龄表示。

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打破传统模式,以“双随机”制度随机确定部门负责人参会学习、研讨发言,到组织检察官下沉基层、贴近群众,以“实践学”让检察人员在司法办案一线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再到聚焦热点难点案件锚定交流主题,以“启发式交流”引导检察人员多维思考,在思想碰撞中拓宽思路——池州市检察机关正通过持续创新学习方式,既夯实理论学习根基,又激活队伍履职活力,在推动理论学习与检察实践深度融合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今年以来,通过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开展理论学习,九华山风景区检察院党支部以“红色领航 检护名山”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事例获评全省优秀案例。市检察院11名同志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细化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能,促履职质效融得准

在检察业务条线,除了每个季度开展公诉人集中训练营之外,常态化开展“推门听庭”成了刑检条线展实力、带新兵的重要方式。

8月18日,刚刚得知自己入选全国检察教育培训师资库的方艳来不及细细品味喜悦,便带着检察官助理来到东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场盗窃案的庭审现场,作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方艳深知自己有“传帮带”的重要使命,她在庭后评议指导会上,从公诉人庭审表现、文书制作、法律适用等方面肯定了庭审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方主任每次来听庭评议,我们条线全员争着要参加,因为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她会把庭审做得好的地方点出来,让我们思考和讨论如何做得更好。”东至县检察院刑事犯罪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笑着说,“通过观摩庭审、参加评议会和以赛促学,我们的能力水平‘蹭蹭涨’。”

除了刑检条线,其他部门也积极开展能力提升行动: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协助基层院开展案件线索排查,案件管理部门开办“案管传学谈”活动,定期邀请案管部门资深检察人员讲业务、练实操……

在综合行政部门,市检察院政治部牵头抓总,搭建“杏花检声·月月讲”素能提升品牌,以市院主讲堂、基层院分讲堂的形式进行授课,目前已经开展3期,内容涵盖前沿科技、法律实务、文化素养等多个维度,以“月月有主题、次次有收获”的节奏持续为全市检察干警充电。

此外,办公室开展全市检察信息与公文写作竞赛,26名“笔杆子”通过笔试、面试比拼“以文辅政”能力,评选出写作业务标兵与能手。宣传教育科举办“榜样的力量”主题演讲活动,12名检察人员现场讲述检察典型事迹。

这样的能力培养与精神凝聚,正不断转化为实打实的亮眼成果:市检察院1名干警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完善涉案财物处置法律监督机制研究》课题获最高检课题立项,一线检察官撰写的案例获评安徽省“法律实务典型案例”一等奖,青阳县检察院、贵池区检察院青年干警包揽安徽省第十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法治副校长微课比赛一、二等奖。

培树润检清风,涵养职业品格,促文化品牌融得实

文化的浸润,更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

池州市检察院始终将培树检察品牌、涵养职业品格作为文化润检的“核心课题”,把“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新时代检察精神融入其中。

推进“沐童”未检品牌体系化建设的过程中,检察干警走进直播间搭建“云端普法阵地”,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扎根。迭代升级“温暖控申”3.0版的进程里,针对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等案件,他们活用“六尺巷”调解法,创新将听证会场“搬”进社区院落。

成立“检小助”工作站,组建“涉外法治助企团”“知识产权助企团”,打造“营在检·池”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提示等精准服务。联合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建立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机制,“益池山水”公益诉讼检察品牌建立以来,已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面积125570亩,挽回被损毁国有林地198.9亩,挽回各级集体林地中生态公益林167.24亩,修复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耕地155.325亩,让“益池山水”成为守护池州绿水青山的“检察名片”。

池州市检察院青年干警杜绝“身边的浪费”践行勤俭节约,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奋进力量……以检察事业“主人翁”的姿态聚力打造“崇廉守洁、奋发作为”为核心内涵的“池检青锋”品牌。

在“清风课堂”“廉洁沙龙”“案例警示会”等系列活动中,青年干警们围绕“如何在办案中守住廉洁底线”畅谈从检初心与履职感悟,他们以笔为媒撰写清风随笔,以镜头为眼拍摄“三个规定”主题短视频。

“沐童”未检、“温暖控申”相继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沐童”微课堂获“2025年全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这些荣誉与成果,印证了检察文化品牌对队伍建设的深层赋能。

“品牌在‘育品格’‘见行动’方面的引领效应很明显,大家干事创业更有劲头。”市检察院机关党委副书记盛锦卫感触颇深,“随着‘素质能力提升年’活动的推进,大家‘奋起摘桃子’的担当姿态更鲜明。”

能力建设持续“加油”,干事热情持续“升温”——如今,池州检察干警破解难题有了新思路,服务群众多了真本领,面对复杂案件敢于攻坚克难,开展司法服务善于精益求精……“素质能力提升年”活动正为他们主动担当、奋发作为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