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乡益民”书写公益保护新答卷

2025-09-02  来源:检察日报

素有“中国酥梨之乡”美誉的安徽砀山,千亩梨园不仅孕育着甜蜜产业,更承载着民生期盼。近年来,砀山县检察院立足地域特色,将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梨乡益民”检察品牌,以科技为笔、协同为墨、民生为纸,书写出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破解生态治理“卡脖子”难题

南四湖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生态节点,其水质安全关乎千万群众饮水健康。2021年,砀山县检察院在参与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的“南四湖专案”时,面对流域面积广、污染线索隐蔽的难题,率先打出“科技组合拳”——用无人机航拍锁定排污口位置,靠快检设备现场检测水质指标,借卫星遥感追踪生态变化,累计开展20余次现场勘查,精准固定证据链。最终,该案推动南四湖水系复新河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入选最高检第五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更为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让科技成为生态保护的“硬核支撑”。

协同联动:织密公益保护“合力网”

乡村治理中,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砀山县检察院深谙此理,通过机制创新凝聚多方合力。在“梨乡公益”政协委员工作室,该院将政协委员关于“农药污染治理”的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与县人大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机制,针对农村垃圾清运难题,督促更换破损垃圾桶8000余只、优化清运路线20余条,让乡村环境焕新颜。这两起案件均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叠加效应。

民生为本:为新业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随着快递行业蓬勃发展,砀山“快递小哥”等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成了民生关注点。该院以大数据为突破口,搭建法律监督模型,筛查案件线索337条,通过检察建议推动快递企业工伤保险参保率显著提升;同时打造“检察+工会”协作模式,结合砀山“酥梨之乡”地域特色,创新设立“梨小哥”检察驿站,提供法律咨询、权益救助等“一站式”服务,让快递员在奔波中找到“温暖港湾”,为新业态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品牌深耕:激活梨乡“四维焕新”

“梨乡益民”品牌以梨花“玉洁清廉、坚韧刚正”为精神内核,该院近年来开展的专项行动精准对接梨乡发展需求:为千年古梨树制定科学养护方案,让老梨树焕发新生机;整治高标准农田管护漏洞,推动专项资金投入,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清理垃圾死角、整治黑臭水体,让梨乡村容更整洁;保障“梨小哥”等劳动者权益,让新业态从业者更安心。

未来,砀山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梨乡益民”品牌内涵,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践行司法为民承诺,让法治光芒照亮梨园阡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检察力量,让“中国酥梨之乡”在生态与法治的护航下,绽放更持久的魅力。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