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我的改造故事”演讲台上,罪犯的讲述一次次令人动容。这些蜕变故事里,始终贯穿着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那是监狱民警用耐心、智慧与担当,引领着迷途者找到回归的方向。
一句箴言 唤醒“跌倒者”的斗志
“刚种下的小树会蔫搭搭,但扎下根就会发芽成长。”这是民警周梦虎对罪犯尹某说的话。彼时,尹某因违纪调整到另外一个监区,面对陌生的改造环境屡屡碰壁,一度陷入“混刑期”的消极状态。民警周梦虎没有简单批评,而是结合尹某的经历,用“小树扎根”的比喻唤醒他骨子里的血性,鼓励他脚踏实地投入改造。在民警的点拨下,尹某重新振作,报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加心理情景剧巡演,改造之路越走越稳。“是周警官让我明白,改造路上的坎儿,是成长的阶梯。”演讲台上,尹某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一次深谈 解开“迷失者”的心结
“心里有多少怨,就会有多少苦;心里有多少恩,就会有多少福。”民警张廷军的这句话,彻底改变罪犯刘某的心态。入监初期,刘某沉溺于过往,对现实充满抱怨,甚至因琐事与同犯发生矛盾,被送进严管集训。民警没有放弃他,多次找他谈心,用该句话点醒他:真正困住自己的,不是高墙,而是心中的“怨墙”。在民警的引导下,刘某开始反思自身问题,不仅苦练职业技能,还积极参加心理情景剧排演,努力学习传统文化,重新回到改造正轨。
一种信任 点亮“彷徨者”的希望
“要是连眼泪都干了,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民警凡雷对罪犯张某说的这句话,让他至今难忘。曾因诈骗罪入狱的张某,不愿与其他罪犯交流,独自静坐时常常眼眶泛红。民警凡雷发现后,时常对他谈话教育。当张某因思念女儿失声痛哭时,民警递上热水,还分享了部分刑释人员创业成功的故事,告诉他“刑期再长,也能靠踏实改造赢得未来”。此后,他坚持给女儿写信、参与监区黑板报制作,凭借积极表现先后两次获得减刑机会。“民警的信任,比批评更有力量,让我知道自己还能变好。”张某在演讲中说。
高墙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句句暖心的叮嘱,一次次耐心的谈话,一个个贴合实际的比喻,民警们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罪犯在反思中成长,在希望中前行。(通讯员 吴向前 汪炜红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