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联动化解涉企纠纷、执破融合助企纾困重生、精准护航园区平稳发展……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业,创新司法服务模式,提高审判执行质效,培育法治厚土,创优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在明光投资放心、发展安心,为明光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高效联动化解涉企纠纷
明光市浙江商会汇聚65家会员企业,涵盖新材料、酒业、电气科技、包装等多个领域。该商会具备“行业属性强、企业联系密、规则共识高”的独特优势,明光市人民法院联手该商会建立起“商会预诊—法院把脉”分级调解机制,对简单纠纷由商会先行调解,疑难案件启动“法官会诊”,对症下药,定分止争。
明光法院干警调解一起涉企纠纷。
2023年10月,被告安徽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向原告安徽某智能装备公司购买了12台智能设备,原告在2024年8月完成交付。依据合同约定,被告应当在交货的次月起每月支付货款42万余元。
截至2025年5月31日,被告拖欠货款300万余元,原告向明光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明光法院受案后,发现原告法定代表人是明光浙江商会副会长,当即启动联动调解机制。法官联合商会会长肖国华组织双方协调,同时采用“保全预警﹢调解缓冲”模式,暂缓采用保全措施,结合原告诉求与被告进行协商,为后面调解留出空间。经过法官和商会的共同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原告申请撤诉。从立案到结案仅用10个工作日,双方对纠纷的高效化解均表示满意。
明光市浙江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成立一年来,已化解涉企纠纷10余起。
执破融合助企纾困重生
随着明光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能源、绿色涂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传统产业也在迭代升级,部分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陷入困境,市场出清与企业挽救的需求日益迫切。明光法院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将执行工作与破产审判深度融合,探索“执破融合”模式,推动从“执行程序中发现破产线索后单向移送”转变为“执行与破产程序双向互促、提前介入”,前移企业重整关口,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重获新生。
明光光某建材公司是当地建材行业的“老字号”。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借款,涉多起执行案件,面临破产危机。
2023年6月16日,明光法院正式受理光某公司的破产申请。
法官江泓审查时发现关键线索:公司持有国家颁发的水泥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
“这家公司资质健全,如果能通过破产重组实现重生,对债权人和公司都是最好的结果。”江泓说。经综合评估,合议庭一致认为光某公司具备极高的重整价值。法官多次与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详细阐释重整的优势和前景。双方转变思路,由破产清算转为申请破产重整。
光某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后,合议庭给予管理人全方位的指导,从法律程序到操作规范,事无巨细。
在首轮司法拍卖中,明光胜唐公司成功竞得光某公司全部重整权益。在法院和政府的协调下,从裁定受理破产重整到完成资产交付仅用了14个月。
“这次重整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像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诊疗,让企业的核心价值得以存续发展,使职工队伍得到稳定。”破产管理人介绍说。
2025年3月10日,光某公司成功复产。如今,原企业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85%,300余个就业岗位得以保留,职工的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2022年以来,明光法院与市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府院联动、破产重整、协议转让、回收招商”等模式,共审结破产案件52件,盘活土地30余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3.25万平方米、资产6亿余元,安置破产企业职工425人,助力企业成功实现“腾笼换鸟”,先后引进了安徽福联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高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明光法院连续三年受到明光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
护航园区健康发展
明光市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绿色涂料产业园获评“中国绿色涂料基地”,引进多家知名涂料企业,总投资超200亿元,带动大量就业。
园区企业集聚的同时,纠纷也呈现“行业性”特点。2024年初,明光法院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有企业家代表提出“希望加强信息共享,提高解纷效率”“审慎采取对企业财产的保全措施”等意见建议。
明光法院高度重视,迅速出台举措,要求涉企保全优先用“活封活扣”;建立涉企纠纷“前端分流”机制,适宜调解的案件推至明光市工商联平台,进行先行调解;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邀请商会和相关行业组织协助开展调解工作,力求实现矛盾止于诉前,纠纷解于诉中。
明光法院对一家公司采取“活封活扣”措施。
安徽某涂料公司的劳动争议纠纷便是前端调解的典型。该公司的王某、赵某等5人是生产车间员工,因不满公司下调其计件工资单价,与企业沟通未果遂采取集体停工方式维权,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补发工资。企业则以员工行为涉嫌破坏生产经营为由报警,双方矛盾一度陷入僵局。
法官了解情况后,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向企业释明法律中关于变更劳动报酬的协商程序规定,提示违法解除合同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向劳动者阐明因过激行为影响生产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经过多轮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公司根据员工实际情况支付补偿金,并向公安机关撤回控告,5名员工自愿撤诉。
该公司代表专程向法院和法官送来锦旗,对法官高效化解纠纷、维护企业生产经营表示感谢,邀请法官进企业普法。
明光法院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以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案例,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送上“法治营养餐”。该院还确定专职联络员,对园区的重点企业进行上门问需问计,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今年以来,约见企业家12人次,收集汇总涉法涉诉问题,形成动态化、精准化的司法需求清单,及时协助解决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等纠纷30余起,实现从“事后化解”到“源头预防”的转变,为园区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周瑞平 通讯员:鲍育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