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法院跨省千里执行 司法为民获群众点赞

2025-10-20  来源:安徽法治报

“你们是安徽法院的执行法官吧,给你们点赞!”10月13日,某外省一处执行现场,围观群众纷纷向宿松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竖起大拇指。执行法官带领团队跨越千里,驱车10余个小时,抵达后即刻锁定被执行人、扣押涉案车辆,以“快、准、实”的执行举措,既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让司法温度与权威深深扎根群众心中。

这起执行案件的源头,是一场同学间的债务纠纷。申请人黄某与被执行人刘某本为同窗,此前因借贷纠纷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刘某却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案件遂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梳理线索时发现,刘某大概率已前往外省活动,且名下有一辆可用于抵债的车辆 —— 若不及时行动,财产极可能被转移,申请人的“纸上权益”将难以兑现。

为抢占执行先机,执行法官果断决定跨省执行。当日清晨天未亮,执行团队便整装出发,连续驱车10余个小时抵达目的地后,未作片刻休整,立即对照线索展开排查。凭借前期精准研判与现场细致搜寻,团队很快锁定刘某及其名下车辆的位置,第一时间控制现场,成功避免财产转移风险。

“既是同学,更该讲情理、守法律。”考虑到双方的特殊关系,执行法官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将调解工作放在首位。围绕法律规定的还款义务、同学间的旧日情谊、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法官耐心向刘某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数小时沟通,刘某终于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并承诺尽快履行剩余还款义务。

随后,执行团队依法对车辆进行扣押,全程规范有序,既为案件后续执行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也让在场群众直观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力度。此次跨省执行,不仅破解了“被执行人隐匿行踪、财产线索分散”的难点,更通过“情理法交融”的方式,化解了同学间的对立情绪,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讯员 张健 记者 王原)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