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蓝”接力解困 为困境母女托举希望

2025-10-22  来源:安徽法治报

“那时候天像塌了一样,丈夫走了,女儿还得靠药续命,法院判的赔偿款却拿不到……”近日,回忆起人生至暗时刻,王某莲的声音仍带着哽咽。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丈夫骤然离世,患白血病的女儿每月需万元药费维系,64万元判决赔偿仅执行到账16万元。就在这位母亲濒临绝望时,“检察蓝”主动叩门,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联动,展开帮扶接力,不仅送来救命钱,更用持续的关怀让希望重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扎根。

该案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职,以“我管”促“都管”,融合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化解社会矛盾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检察为民的深度、广度与温度,9月17日,被评为安徽省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飞来横祸

顶梁柱坍塌 家庭陷入绝境

“家里情况我们都了解了,法院那边执行有困难,我们检察院有国家司法救助政策,就是专门帮助像您这样因案致困的家庭,您先别着急。”上门了解情况的检察官的一句话,让几乎绝望的王某莲愣了片刻。2023年10月10日,她的丈夫姚某因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留下患白血病、每月需万元药费维持治疗的女儿,而法院判决64万元的赔偿款仅执行到账16万元。姚某在世时,王某莲在家照顾女儿,没有收入,姚某的离世让这个原本依靠其收入维持生计的家庭瞬间失去了经济来源。面对检察官,她倾诉了无助:“我没了丈夫,女儿的病不能停药,药费那么贵,我真的撑不下去了……”这份沉甸甸的绝望,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检察人员。

检察温度

三级联动 司法救助雪中送炭

枞阳县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依托内部线索流转评估机制,及时将该线索移送控申部门。鉴于该案情况特殊,枞阳县检察院检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认为王某莲母女属于“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明确的“两类”重点救助对象,具有双重救助价值,因此制定了个性化救助方案,并层报至省市两级人民检察院。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快速响应,将其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开启了一场跨越层级的司法救助接力。

经审查评估,上级院联合作出救助决定,很快便将承载着司法温情与关怀的9.12万元救助金发放到王某莲母女手中。“王大姐,这是省市县三级检察院为您申请的救助金,希望您和孩子渡过眼前的难关。生活再难,也一定要有信心,我们还会继续帮您想办法。”在发放救助金时,检察官诚恳地说道。王某莲接过的不只是救助金,更是一份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她红着眼眶回应:“谢谢你们,这不仅是救助金,更是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为了女儿,我也必须坚强。”

长久牵挂

多元帮扶 构建长效关怀机制

一次性的资金救助虽能解急,却难从根本上扭转困境。为确保救助效果长远化,枞阳县检察院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理念,积极延伸职能,牵头构建了多元化的社会救助格局。一是保障基本生活,主动协调属地村镇,成功为王某莲母女二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提供了稳定的政策兜底。二是纾解医疗重压,多方联系医疗机构,沟通协调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用药问题,尽力减轻其医疗负担。三是建立心灵纽带,会同村委会安排专人定期上门走访,持续关注女孩的治疗进展和心理状态,用持续的陪伴与关怀帮助她们重拾生活信心。“他们一次次来,不像外人,倒像亲人。让我觉得,我们娘俩不是孤零零的。”王某莲动情地说。

目前,在司法机关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守护下,王某莲母女二人生活趋于稳定,女儿成绩优异,病情也得到控制,曾经陷入绝望的家庭正逐步走出阴霾。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