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奔波无措”到“案结事了”:为劳动者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

2025-10-23  来源:安徽长安网

近日,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在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当事人王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反复向承办法官道谢:“跑了大半年没解决的事,在这儿终于有了结果,心里踏实了!”这起案件的圆满化解,是铜官区人民法院着力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一波三折:当事人的曲折维权路

王某与任职公司产生劳动纠纷后,为维护合法权益尝试了多种维权途径。他曾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诉求,希望通过行政协调化解纠纷;也申请过劳动仲裁,但是案件未予受理。此后,他向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过两次诉讼,一次因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一次则因对法律程序认识不足、维权受挫而选择撤诉。大半年间辗转奔波却屡屡受挫,王某的诉求始终悬而未决,他感到身心俱疲,维权信心几乎消磨殆尽。

倾情调解:耐心沟通打开双方心结

王某带着“解除劳动关系、补发工资、支付赔偿金、加班费、高温补贴”等诉求来到铜官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在查阅卷宗时,敏锐地注意到王某此前在多部门间的奔波经历,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劳动争议案件。沟通中,法官进一步感受到王某言辞间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与维权过程中的焦虑不安。

承办法官深知,一纸判决虽可结案,却未必能化解心结,因此并未急于推进庭审,而是耐心倾听王某的诉求,纾解其累积的不满,继而与公司方深入沟通,陈述利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反复、耐心的居中协调,承办法官成功找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促成调解协议的签署。最终,这场历时数月的维权长跑,在铜官区法院成功画上圆满句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基层法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调解的优势,力争让每一位走进法院的群众,都能感受到法院不仅是裁决是非的地方,更是矛盾的倾听者、纠纷的调解员、和谐秩序的守护者。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