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司法行政“行”在哪?——细数2024年高光时刻

2025-02-11  来源:安徽法治报

编者按: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回首2024年,安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步前行都凝聚力量。安徽司法行政“行”在哪?我们精心呈上这份年终盘点,为您细数每一个高光时刻。

1.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

2024年2月18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罗建华作为受通报表扬的优秀单位代表作大会发言。

2.律师陈贤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律师陈贤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

3.“法律明白人”金其华当选“2024年度法治人物”

2024年12月4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宣传活动专题节目在央视播出,揭晓了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致敬英雄”人物。霍邱县夏店镇砖佛寺村“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获评“2024年度法治人物”。

4.统筹推进“五项工作”受到司法部部长贺荣批示肯定

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统筹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工作实施办法》,打通衔接配合堵点,建立多项创新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获得司法部部长贺荣批示肯定,司法部办公厅编发简报在全国推广学习。

5.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成常态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其中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42.32%,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6.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现场述法全覆盖

全省16个设区的市、104个县(市、区)全部召开述法工作会议,各类述法主体现场述法5775人次,同比增长259%。405个乡镇(街道)组织开展现场述法,其中,淮北市实现乡镇(街道)述法评议全覆盖,28个县(市、区)实现所辖乡镇(街道)现场述法全覆盖。

7.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全业务全时空覆盖

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安徽法律服务网平台功能,重点优化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质效,依托全省123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35个公共法律服务站、1.7万个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8.全省监狱充分发挥警示教育阵地作用

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各监狱主动服务全省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全局,创新打造安徽监狱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矩阵。2024年,全省监狱累计接待全省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7.5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为全省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助力。

9.“无证明城市”建设受到中央媒体点赞

全省16个市全部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改革,马鞍山市“无证明城市”建设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典型经验,供全国各地参考借鉴。中央媒体纷纷聚焦点赞,中国新闻社在“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专栏予以报道,工人日报社专门发表时评文章为“无证明城市”建设点赞,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题采访给予重点报道,新华每日电讯在年终专版“2024年身边的改革”给予整版报道。

10.法治为民惠企实现新突破

首次评选群众和企业2023年度最满意、2024年度最期待的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市两级立项实施200个“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牵头组织召开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统筹推动全省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工作,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清理。

11.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直在行动

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链条贯通发力、密切协作,组织召开以“加快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为主题的《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专项新闻发布会。研究起草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以省司法厅党委名义印发《关于常态化机制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法治诉求的实施意见》。淮北市“综合查一次”新模式被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

12.全省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4年底,全省1514个乡镇街道设置综合执法机构,占全省乡镇街道总数的99%。省司法厅联合省委编办下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赋权工作评估的通知》,对471项赋权事项评估后将按程序进行优化调整,指导28个乡镇街道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开展专项业务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13.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持续发力

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为抓手,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关键少数”主体责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全面展示过去一年安徽法治政府建设的成绩和不足。积极开展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申报活动,择优推荐示范地区和项目8个。序时推进法治政府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全省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推动法治政府率先突破目标如期实现。

14.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

连续4年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2024年梳理各级政府“说到做不到”问题3244件,涉及资金31.4亿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财政资金77.7亿元。

15.立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锚定打造“三地一区”目标,高水准完成省政府年度行政立法工作计划,提请立改废地方性法规25件、政府规章9件。开展省政府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累计报送备案文件416件,准予备案登记390件。

16.能动履行合法性审查职责促进依法行政

持续完善审查机制,办理省政府办公厅转送合法性审查的重大决策事项567件,提出审查意见870余条。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推行“政法委员或者其他负责人+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的审查模式,全省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覆盖率达100%。

17. 推深做实“以案促改”倒逼执法质量提升

全面部署“以案促改”工作,部分省直部门、市县政府及法律顾问深入研讨,探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办法措施。加强以案释法,建立错案定期通报及风险提示制度,编印重点领域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纠错典型案例,开展行政执法错案讲评140余场次。

18.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彰显

全年新收行政复议申请2.42万件,办结2.185万件,调解结案率25.74%,纠错率8.62%,九成案件未进入诉讼程序。全面强化涉企行政复议工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行政复议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行政复议分流行政争议效果明显,制度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19.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省司法厅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首届全省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同堂培训,召开专题联席会议3场次,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全省各地召开府院联动会议192场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联席会议200场次,开展同堂培训203场次,出台制度规范38件。

20.律师服务“零距离”护航企业“点对点”

开展“优化律师法律服务 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法律服务进万企”“同心惠企 安徽律师在行动”等专题活动,2300多名律师与1078个重点项目结对,依法依规指导企业防范处置法律风险,提高依法经营和合规管理水平,以专业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1. 举办首届长三角优秀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

2024年11月29日,首届长三角优秀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启动。展览以“追寻非遗匠心工艺 传承优秀法治文化”为主旨,现场展出长三角地区非遗法治文化作品74类160余件(组),涵盖剪纸、彩灯、铁画、版画等50余种传统古法技艺,实物展示了以芜湖铁画、黄山鱼灯、上海绒绣等为载体的法治文化作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22.涉外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积极争取司法部和省政府批准,执行3次对外法治交流合作任务。编译41部涉经济领域省级政府规章,建立法律法规资源库涉外法治板块,举办两期涉外法治培训班。

23.“一站式”解纷体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全面推开“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建设,打造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构建“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深化“六尺巷”“一杯茶”“作退一步想”“握手言和”等调解品牌建设,全省调解矛盾纠纷60.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98.5%。

24.围绕“四育赋能”做好未成年罪犯改造

积极参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综合治理,突出“文化教育增智、法治教育明理、帮扶教育聚力、技能教育拓能”,创新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罪犯改造“徽文化”品牌,持续提升未成年罪犯改造质效。

25.推动建立长三角戒毒工作交流协作机制

牵头组织召开长三角戒毒工作交流协作暨创新发展研讨会,沪苏浙皖共同签署《长三角戒毒工作交流协作机制协议》《长三角一市三省戒毒管理局关于禁毒法修改建议备忘录》,建立长三角戒毒工作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创新推动区域戒毒事业高质量发展。

26.长三角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业迈出新步伐

牵头举办首届长三角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交流会,长三角三省一市律师协会共同签订《长江三角洲区域律师公益合作协议》,共同发布《法护夕阳红 长三角区域律师守护老年人权益倡议书》,深度加强长三角区域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27.在全国率先运行社区矫正“情指行”一体化机制

全力打造“情指行”一体化监管平台,构建情报信息监测、决策指挥调度、行动处置打击三大体系,及时核查处理各类告警信息,打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社区矫正对象风险隐患预警率同比提升82%,案事件处置率同比提升200%,违法违规率同比下降87%,实现社区矫正工作持续稳定。

28.警院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24年8月3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开工仪式举行。2024年12月30日,一期12个单体全部封顶。项目位于合六经济走廊节点,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约26.48万平方米。新校区设计理念为“纵横立法骨、书院育警魂”,采用对称式布局。新校区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善警院办学条件,为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9.顺利组织4.5万人次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省司法厅指导督促各考区努力挖掘机位资源,全力以赴保证考试机位充分供给,最大限度地做到报考人员就近参考。全省16个考区25个考点圆满完成4.5万人次参加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30.“皖美乡村法治行”主题活动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会同省妇联等5家单位联合开展“皖美乡村法治行”活动,夯实乡村治理法治基础,助力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创建“皖美乡村法治行”工作站809个,为1449家涉农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调解矛盾纠纷1.6万件,进村居开展法治培训、普法宣传、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1.1万场次,70.8万余人次受益。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