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赋能县域“智”理

2025-04-02  来源:安徽长安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今年以来,南陵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解决基层问题为导向,以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管理为抓手,以智慧网格平台为底座,统筹整合资源力量,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县域“智”理注入新动能,奋力绘就一幅平安和谐南陵新画卷。

高标准推进实体建设,打造基层治理“主阵地”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走进南陵县综治中心,这样两列大字格外醒目。

移步向前可以看到,接待服务大厅、多元调处区、指挥调度区、综合办公区等工作区域,工作人员正热情地接待来访群众,不时有当事人带着满意的笑容走出来。

面貌焕然一新的南陵县综治中心今年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启用。这个1200多平方米的空间,成为建设“平安南陵”全新的“神经中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

综治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枢纽”,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南陵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建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方震挂帅指挥,多次研究部署,推动县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换新颜。

综治中心建好了,如何真正实现各部门“综”合联动,“治”在一线?

南陵县出台县级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并构建以县级综治中心为中枢的联动指挥调度体系,纵向贯通镇、村综治中心直至网格,横向联动县直相关单位,一体指挥、定期调度、重点会商,协同高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重点信访问题及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工作,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得到满意的答复。

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分散等难题,南陵县整合住调委、劳调委、医调委、访调委等重点行专业调解组织入驻,17个县直有关单位以“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入驻中心相关功能区,面对面、近距离了解群众诉求,将纠纷复杂、涉及人多的情形引导至该区,高效联动协同处置。政法各单位负责法律服务区各功能室,将司法服务聚合到中心,为群众提供更直接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实现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如今,南陵县各级综治中心托起民生“万千事”,让千家万户深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优机制保障高效联动,构建纠纷化解“终点站”

“信访部门态度主动,帮我们积极协调处理事情,我们很满意!”3月4日,家发镇和工山镇联合快速化解石峰水库承包费分红问题,诉求人代表到县综治中心接待服务大厅的信访受理窗口向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这是南陵县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生动实践。“化解矛盾纠纷是综治中心的主要职责,而解纷关键在于高效联动配合。”南陵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指出。为此,南陵县立足政法职能,依托三级综治中心,融合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在此基础上,推行“网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依托全县221名专职网格员和2000多名兼职网格员开展地毯式排查,依托统一的线上平台,重点推广非公安警务纠纷警情流转至属事镇、村社、网格,建立矛盾纠纷“半小时签收、24小时联系、48小时见面、15个工作日内化解”的工作流程,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先、处置在小。

除了“网内”解忧纾困,南陵县还完善联动联调机制,推行矛盾纠纷分级分类调度会商机制,明确县、镇、村社区三个调度层级相对应的调度周期、调度内容。聚焦热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强化统筹调度、协同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

调和纠纷不平事,真情解开千千结。在各部门、民间力量、社会组织的“多方支援”下,南陵县各级综治中心已真正成为百姓矛盾纠纷解决的“终点站”。

全链条探索数字赋能,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

“某企业拖欠多名工人工资,请中心协调处理。”近日,有当事人到县综治中心接待服务大厅申请登记。南陵县综治中心将该事件流转分派至中心劳调委和属地镇,经劳调委和该镇共同调处,企业当场发放部分工资,并承诺近期继续发放余下工资。

在南陵,每名专职网格员都统一通过手机登录网格平台,开展信息采集、矛盾排查、便民服务等工作,随时随地将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等问题及时快速录入“网格管理”平台,由各级综治中心进行流转分派,实现群众所盼“一呼百应”,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下好社会治理“绣花功夫”,离不开数字赋能。南陵县聚焦实战实效实用,以“网格管理”平台为底座,推动数据共享共用,为综治中心提供智慧支撑。

走进南陵县家发镇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室,迎面可见一面智慧显示屏,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对辖区事件进行处理跟踪。

“我们现在的网格平台可以分类别统计,进行统计分析,实现矛盾纠纷受理、分流、处置、反馈、考核线上线下全流程融合。”南陵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变“满盘沙”为“一盘棋”,南陵县强化综治中心枢纽作用,推动综治力量同频共振,奏响了一曲平安和谐的“大合唱”,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孙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