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邵春雷)她用18年的坚守与付出,在刑事审判领域站稳了脚跟,并多次受到表彰。她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专业素养、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诠释了一名优秀法官的使命与担当。她的先进事迹,不仅激励着身边人,也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她,就是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汪蕾。
坚守初心,以忠诚践行司法使命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汪蕾始终将坚定政治立场摆在首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她心中,“司法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大案要案,还是日常审判,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力求让每一个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份对初心的坚守,贯穿她18年的司法生涯,成为她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2007年,大学毕业的汪蕾在检察院开启法律职业生涯。公诉科的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刑事审判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承载着善恶价值的取舍。2011年进入合肥中院后,她从书记员成长为审判长,一路充满挑战,但她从未退缩。18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每一个案件,忠诚履职、廉洁自律,个人办案数连年位列所在部门前列,共参与刑事案件超 3000件,个人承办超1000件。她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安徽省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并在2025年国家法官学院“如何做好一名好法官”主题论坛上作主旨发言,成为刑事审判领域的一面旗帜。
专业精湛,以智慧铸就经典案例
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法治信仰,让汪蕾在审判生涯中铸就了许多经典案例。2023年,她承办的郭某挪用资金案备受关注。该案中,私募基金产品类型新颖、结构复杂,对于合伙制私募基金是否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单位”,司法实践存在不同意见。汪蕾深入研究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与业务骨干共同讨论,从罪名本质出发,认定合伙企业具有独立财产,是需要刑法保护的“单位”。同时,她仔细梳理证据,确定郭某无平账行为,且挪用资金时间较短、有少量还款,无法证明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最终准确认定郭某构成挪用资金罪。该案件成功入选“两高”发布的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库,为后续司法人员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精准权威的参考。
2024年,汪蕾撰写的彭某杰等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入选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作为合肥法院办理的首例操纵证券市场罪案,没有先例可循。汪蕾边学边干,积极联系证券行业专业人士,钻研法律难点,对操纵行为分析、股票损失认定、节点判断等问题深入研究。撰写裁判文书时,她秉持客观中性原则,一一回应被告人、辩护人提出的细节问题,释法说理清晰,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还有一起故意伤害案让汪蕾印象深刻。被害人与一搏击运动员(被告人)因小摩擦而产生纠纷,后被被告人一拳打倒,被害人后脑磕在水泥台上成为植物人。一审量刑较重,且双方未达成赔偿和谅解。汪蕾接手后,不仅从法律层面考虑被告人自首情节,还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为被害人争取到10万元医疗费,也为被告人适当减刑。尽管过程中被告人曾因不满减刑幅度而情绪激动,甚至以激进方式表达,但汪蕾耐心沟通,最终获得被告人理解与道歉。这起案件让她深刻体会到,司法为民不是程序空转,而是要真正解决群众问题。
在另一起职务侵占案中,被告人儿子不断信访、沟通,坚称父亲无罪。汪蕾仔细审查发现,案件关键证人的资金流水存在循环,有制造虚假流水的嫌疑。二审时,她顶住压力通知证人出庭,通过询问细节,发现证人回答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最终,在证据不确实充分的情况下,法院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拿掉了该罪名。汪蕾在办理此案时,对每一笔资金的取款时间、地点以及证人与相关人员的通话记录等都进行了细致核查,展现出严谨的工作态度。
担当重任,以行动守护社会稳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2023年,一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取我国稻种及制种技术的案件交由汪蕾办理。她深知此案意义重大,抽出一周时间反复研读数十本卷宗,多次讯问被告人,逐步理清审理思路。从证据审查到判决撰写再到文书校核,她始终以严苛标准要求自己。2024年1月,合肥中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该案入选国家安全部公布的国家安全领域典型案例,为维护国家安全筑牢了司法防线。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汪蕾始终冲锋在前,承办了20余件涉黑涉恶案件。2020年,公安部、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袁某某等31人重大涉黑案件由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当时已有5个月身孕的汪蕾毫不退缩。她将办公室当作“第二个家”,通宵达旦梳理案件事实、分析证据材料,甚至在国庆假期带着女儿到办公室加班。案件开庭后,她连续9天白天主持庭审,晚上总结案情,即便腿脚肿胀仍坚守岗位,以高强度状态完成庭审任务。最终,她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撰写完成800多页的审理报告和683页的判决书,圆满审结此案。她承办的向某等人涉黑案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扫黑除恶典型案例,本人也荣获“全国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称号。
与汪蕾合作过的检察官王胜对她印象尤为深刻。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杀人案时,汪蕾坚持要求补充被害人身份的鉴定证据。尽管检察官起初认为证据已足够充分,但在她的坚持下,最终通过 DNA 比对鉴定完善了证据链。这让王胜深刻认识到,法检合作是相互学习、保障案件质量的过程。在袁某某涉黑案办理期间,王胜目睹了汪蕾孕期的艰辛——“有天晚上8点多去找她核对案情,她正一个人在办公室边吃盒饭边看卷宗。”彼时已处于孕中晚期的汪蕾,从未因身体原因降低办案标准。“她总说‘没办法,马上要宣判了’,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敬佩。”王胜感慨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在她带领下,全庭干警审理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职务犯罪案件,如中国某控股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行政总裁陈某受贿案,某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孟某某贪污受贿案等。2024年,她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管干部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合议庭成员,以专业担当投身反腐败斗争,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与法治尊严。
传帮带教,以匠心培育司法新生力量
对汪蕾而言,案件审结并非工作终点。她坚持总结办案经验,手把手教导年轻法官和法官助理。刑一庭审判员汤中杰说,每次遇到案件争议点找汪蕾讨论,她总能迅速找到症结,给予启发。法官助理马骋从担任汪蕾书记员起,就牢记“办理案件程序上一定不能出错,只有程序正义才能保证实体正义”。一次中秋节前夕,准备回老家的马骋在汪蕾提醒下,发现有被告人假期第二天刑期届满。当天,汪蕾放弃休息,带着马骋为被告人办理取保手续,这件事让马骋深受触动,将“程序正义保证实体正义”作为工作准则。
汪蕾在业余生活中的坚持也感染着身边人。她和马骋一起报爵士舞班,马骋在学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放弃了,而汪蕾却一直坚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她的工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无论面对多难的案件,她都愿意接手、克服困难。在业务能力培养上,汪蕾鼓励年轻助理在办案之余加强学术研究。2023年,在她带领下,团队撰写的安徽省法学会帮信罪课题成功立项。
马骋还分享了自己在扫黑除恶工作中的经历。起初,她因工作多为梳理台账、分析数据等事务性工作而积极性下降。汪蕾与她谈心,告诉她基础工作在整个扫黑除恶工作中的重要性,让她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汪蕾常随身携带贴满典型案件资料和思考笔记的笔记本,讨论案件时总会拿出来与大家分析类案。她不断学习新知识,这种态度感染着身边人,为法院培养了一批优秀司法人才,打造出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刑事审判队伍。
从初入职场的法律新人,到刑事审判领域的中流砥柱,18年里,汪蕾以坚定的信念、专业的素养、无私的奉献,在刑事审判席上散发着正义之光,也激励着身边人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上奋勇向前。